首页

女王脚责在线

时间:2025-05-26 04:24:08 作者:中国速度!多领域重大项目进度条密集刷新 浏览量:81525

5月1日,海南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施工忙。(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文/刘文文

  今年以来,中国多地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从交通基建到产业升级,从能源开发到民生工程,一系列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多领域上演“中国速度”

  交通建设领域正上演着“中国速度”。宜昌至兴山高铁高岚河特大桥顺利合龙,成渝中线高铁磨盘山隧道、广州至湛江高铁文昌隧道顺利贯通,成都至宜宾高铁天府站钢结构全面完工,彰显中国高铁建设的雄厚实力。

  进入5月,交通建设持续发力,国道338线中卫至孟家湾段黑山峡黄河特大桥预计本月实现主桥合龙,乌玛高速惠农至石嘴山段即将完成工程整修及交工验收,有望8月通车,为区域经济发展铺就“快车道”。

  产业项目建设同样亮点纷呈。

  化工产业方面,内蒙古达拉特旗荣信化工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正全面推进,投产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近67亿元,将有力推动当地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

  在新能源领域,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预计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届时将为当地能源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

  “两重”建设加力提速

  自去年起,中国便加快推进“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以大手笔的“硬投资”夯实发展根基。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说,一大批“两重”项目开工投产,将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推进,投资增长的“成绩单”持续刷新。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在“两重”建设的推动下,拉动效应显著增强,同比增长5.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

  基于此,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蒋飞预测,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突出,1-4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7%,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成扩投资新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成为扩投资的新亮点。数据显示,前4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其中扣除房地产开发的民间项目投资增长5.8%。

  在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看来,民间项目投资整体平稳增长,离不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落细。

  今年以来,中国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强化融资支持等一系列务实举措,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在核电等传统垄断领域,一批民间资本参股项目的成功落地,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行业壁垒,标志着民营企业正从重大项目的“局外人”转变为核心“建设者”。下一步,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预计民间投资信心将得到进一步提振。

  分析认为,当前众多在建重大项目持续推进,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协同共进,预计中国经济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天津博物馆馆藏古代绘画精品展调陈上新

2月2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当房贷利率伴随着5年期以上LPR史上最大调降“应声下调”后,越来越多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低于4%,进一步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徐向前之子:父亲奔向黄埔的目的是中国富强独立

张晓说,“作为集团军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决贯彻改革强军战略,加快转型建设步伐,以战法训法创新为牵引,以新质作战力量建设为突破,紧而又紧,高质量推进练兵备战,努力把集团军建设成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陆军集团军。”

幸福河湖海丨执水为笔擘画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政府与社会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来展示和宣传民营企业的积极贡献。整个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塑造和保护浙江民营经济的积极形象,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公众舆论环境。

广西三江:侗乡“春社”风情浓

据统计,10月1日至5日,柳州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车辆545台次,执法人员1908余人,劝离占道经营1823起,引导车辆规范停放1316辆。“以良好的城市秩序迎接游客,为民众服务,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李显忠表示。(完)

侨见新质生产力:机遇多 信心足

“我们把每一个产品,都按照行业最高标准去做。”山东欧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世鹏介绍说,公司始终聚焦激光切割技术研发和应用主业,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持续创新打造产品新优势。“‘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重视研发投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